什麼是抄襲?怎麼避免剽竊?

當你在寫研究論文時,你必須解釋你是由何處得到你的資料。你使用的一些想法可能是你自己的,但是很多可能來自你於閱讀過的資料,和你依照主題訪問過的人們中,為瞭解釋資訊從何而來,你必須提供引用來源。

Avoiding Plagiarism - English version1

為什麼必須提供引用來源

  • 為了給你的作品可信性。顯示你已經從值得做的地方彙整想法。
  • 提供幫助給希望能去閱讀並檢查那些來源的讀者。
  • 保護你自己免於剽竊,當你引證出你全部的資料來源時,沒有人可以說你偷或者仿製其他人的想法。

剽竊是什麼?

康科迪亞大學把剽竊定義為:”提出另一個人研究的成果當做自己的,或是沒有適當的承認” (康科迪亞大學生編年目錄2003-2004,第65 頁) 許多人們或許認為偷竊或者複製另一個學生的功課意味著徹底的欺騙,它就如同簡單地參考複製其他人的想法卻沒有說明這些想法從何而來,因此你有責任去引證你所有的資料來源並尊重這個規章。

什麼認為是”他人的想法”?

  • 所有詞彙直接引證自另一個來源。
  • 所有想法解譯自一個來源。
  • 所有想法援借自另一個來源,如:統計數字,圖表,圖解。
  • 所有想法或資料引自於網路。

什麼不算是剽竊

  • 你不須引證那些廣為人知的知識,如:著名的歷史事件日期、或過去首相的名字,和像”千禧年的電腦問題”或“代溝”等詞句被大眾理解的概念。
  • 此外,在你的領域中,因同領域的人共用部分的知識,而可能被認為是常識的術語,例如:教育工作者的術語“語言經驗教學法’,或對藝術熱衷者的術語 “印象派主義”。
  • 認 知是否需要引證參考資料也受文化影響。在北美洲,讀者期待被告知想法的來源。在其他文化裡,甚至可能分享集體理解的某些想法或者是記住的本文。例如,一個 學生可能必須記住一份本文作為他在一個特殊主旨中的學習的一部分。如果他在他自己的國家重新寫作那份本文,他可能覺得不必提供來源,因為在那學習的每個人(包括教授)都知道是誰寫的。然而,在北美洲讀者期望被告知那位作者的名字

直接的引文:

當你使用其他人精確的話語時,你需要放置引文記號(“. . .”)顯示在那些詞彙的週圍。你也需要去注意不要改變措詞或重新組織這些話; 否則,你可能有誤述作者原意的過失。如果你想要略去作者敘述的一部份,你可以使用三個省略號點(…)顯示那些詞彙已被省略,在直接摘引之後,你應該使用一種標準的方法,表明資訊來源,用檔案說明你資料的來源。(最使用的是MLA和APA) (關於更多的具體關於MLA與APA,可參照康科迪亞大學圖書館引證指南)

請參考Chicago格式簡要範例學習如何正確地引用參考書目

解譯(解釋意思)

許多學生不清楚什麼是解譯。將原來的一些措詞重新排置,產生的解譯是不被接受的;使用相同的敘述結構但在一些關鍵字上改變措詞也是不被接受的。

一些例子2

原稿:

學生經常地在做筆記時過度使用直接的引文,結果使他們在最終的研究論文裡過度摘引,或許你最終的原稿中只有10%應該以直接引證的型式出現。因此,你應該努力限制記筆記時精確抄寫的的抄寫來源資料的總量。 [萊斯特,J. D.《寫研究論文》。 第2版(1976) 46-47。]

可接受的解譯:

在研究論文中,學生經常過度引證,以至未能把引證的資料保持到理想的水準。這問題通常起源自做筆記期間,它對必要地將紀錄材料逐字減到最小。 (萊斯特,1976)

一種剽竊版本:

當學生做筆記時,他們經常使用太多的直接的引文,導致在研究論文上佔大多部分。事實上,最後可能只有大約10%應該直接引證的材料,所以做筆記時限制原始資料的總量是重要的(萊斯特,1976)

你解譯時,確保理解原意是什麼,然後闔上書並且用自己的話書寫。同時,注意到你需要為瞭解譯,引證參考來源,即使你沒有直接引用。在上面的例子裡,來源自萊 斯特的資料,提供在釋義後方。當你是解釋意思而不是使用精確的話時,是否在來源括號中提出的頁數是可選擇的,但和你的教授核定,如同其他你提及的資料。

為麼麼抄襲是錯誤的

學校作業抄襲是一種欺騙的行為,也是不誠實、懶惰和對他人不公平。

抄襲是一種欺騙的行為,因為學術作業旨在幫助教師評估學生的思維,當你用 他人的作品假冒是自己的,你就損壞了這個任務的終極目標。不論抄襲是有意 還是無意,即使是無意的抄襲也干擾了老師準確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能力。如 果學生從事自我剽竊(瞞著老師交出用於其他用途的書面作業),也會干擾老 師。當早期閱讀了抄襲的作業(特別是不知不覺的閱讀),老師無法知道在準 備和編排課程上對學生有多大的幫助。

抄襲是不誠實的,因為學生提交別人的作品當作是自己的。這如同說謊。因為 適當註明在學術價值的重要性,無知不是一個可被接受的答辯。每個學生都已 被告知抄襲是不可接受的,並已接受正確的引用其來源的訓練。自我剽竊和抄 襲別人一樣是騙人的,由於沒有披露材料的來源,學生刻意給老師他們正在進 行原創作品的假象。

抄襲是懶惰的,因為他破壞了學術研究的根本目的。有兩種形式的知識:主動 和被動。可以閱讀英文但不能說它只有這個語言的被動知識,發展主動知識需 要強迫自己說這個目標語言。同樣的,用自己的話語撰寫複雜的想法是發展主 動知識基礎必要的。簡單的複製和貼上別人的話只能建立被動知識。通常缺乏 主動知識就導致寫不好論文,抄襲明顯任何人都熟悉的材料。再次,自我剽竊 是一樣糟糕,因為寫作的原始脈絡可能和目前的作業不完全吻合。它不僅是懶 惰的,而且常導致寫不好論文。

最後,抄襲對他人不公平。對其他做了這個作業的學生不公平。對浪費時間查 明抄襲材料的來源,以證實他們懷疑的老師也是不公平的。對該作品的原創作 者他們的想法沒有被計入也是不公平的。對整個班級也是不公平的,因為它孕 育著不信任的文化,對班級如何被授課產生負面的影響。

  1. Adapted from the Student Learning Services, Concordia University. 

  2. These examples of paraphrasing are taken from the handout “Paraphrase - Write it in your own words.” 這些解譯的例子取自《解譯–在你自己的話中書寫》OWL Purdue University Writing Lab.